网络钓鱼大讲堂 Part5 | 网络钓鱼对策(反钓鱼)
对抗网络钓鱼的方法有技术性的,也有非技术性的。本文着重介绍了四种反钓鱼技术:
- 反钓鱼技术手段
- 非技术对策
- 模拟钓鱼攻击
- 反钓鱼小贴士
要防护网络钓鱼攻击并制定相应计划,深入了解攻击者很关键,需要更多地了解此类攻击过程,包括从初始计划及准备阶段到钓鱼网络如何协助攻击发生,再到提交诱饵并收集数据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对不可避免的攻击做到有备无患,在他们制定对抗攻击的关键步骤时还能提供重要的参考,有时甚至可以预防攻击。尽管无法保证攻击者不攻击您或您的企业,但请记住“凡事预则立”。
网络钓鱼攻击可窃取身份信息,摧毁生活。这种攻击会波及到每个人,上至高级银行经理下至从未听说过网络诈骗的未成年人均有可能被感染。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网络钓鱼攻击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很多人仍因不了解该攻击的基本原理而沦为此类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人们在享受智能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保护个人信息是其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窃取个人隐私手段不断翻新,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又给网络安全带来新的隐患——《网络安全法》值得你我共同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即将在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样一部法律究竟对金融行业而言即将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将在下面给予分析和介绍:
4月份的安全月刊中刊登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体系建设及落地经验分享》(上),我们谈到针对信息科技外包管理组织架构建设,整体结构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贴合金融机构自身的组织现状及岗位设置,方能促使信息科技外包管理职能更有效的执行和落地;本期我们将继续探讨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战略建设、风险管理以及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建设思路和落地建议。
国产安全厂商绿盟科技在接受赛迪网采访时表示,《网络安全法》的亮点在于明确了国家网络安全监管架构、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义务、个人数据保护、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的关系、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罚则等内容,为网络运营者有效履行安全保障责任,监管机构有效履行监管职责、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开展信息安全工作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但作为信息安全行业从业者的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拥有强大预警机制、具备了完善的防护手段,很多企业还是会有安全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