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人信息加把“锁”

人们在享受智能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保护个人信息是其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窃取个人隐私手段不断翻新,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又给网络安全带来新的隐患——《网络安全法》值得你我共同关注。

反钓鱼的整体防护思路

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钓鱼者首选的策略是通过大量散发诱骗邮件、垃圾短信,冒充成一个可信的组织机构(通常是受害者所信任的机构),去引诱尽可能多的用户。钓鱼者会发出一个让用户采取紧急动作的请求,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通常其理由是保护用户的机密性数据免受恶意活动的侵害,这封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将会包含一个容易混淆的链接,指向一个假冒目标机构公开网站的远程网页。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体系建设及落地经验分享(中)

4月份的安全月刊中刊登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体系建设及落地经验分享》(上),我们谈到针对信息科技外包管理组织架构建设,整体结构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贴合金融机构自身的组织现状及岗位设置,方能促使信息科技外包管理职能更有效的执行和落地;本期我们将继续探讨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战略建设、风险管理以及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建设思路和落地建议。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流程优化

为进一步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执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监测、检查、评估、处置和报告等工作,开展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中现有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同时对现有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和成熟度。

【威胁通告】Microsoft Windows 6月份安全补丁修复严重漏洞

近日,微软发布的6月份安全更新补丁修复了十余个关键漏洞,其中包含了2个被利用的重大远程代码执行漏洞:Windows Search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17-8543)以及LINK文件快捷方式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17-8464)。